文九山

很酷,不聊天。

成长少坦途——聊聊《狗十三》

   《狗十三》用生活的零星片段探讨了成长这样一个巨大的议题,在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历过的时空之中,曾有过无数难以言喻的默契,而它们,全部都是关于成长的集体的秘密。

一、成长——“欺瞒,尊重,妥协,和解。”

欺瞒”

无数的家长可能意识不到,对于很多成长中的青少年而言,他们经历的每一天都是庄重而盛大的,他们总是怀着十万分的真诚活着,并且祈望别人回以真诚,而父母子女之间更是如此。

十三岁的李玩和爷爷奶奶同住,经历着每一个中国学生都必然经历的中学时代。身处单亲家庭,她很快便面临着父亲生二胎的境遇。

李玩的父亲出于照顾她的情绪、尊重她的感受的目的,选择了最不尊重她的方式——隐瞒已出生的弟弟的存在。

其实从李玩得知自己有个弟弟以后的那些反应——真心实意为他过生日,忍受弟弟的吵闹,满足弟弟的要求,买冰淇淋向弟弟示好等一系列行为,我们可以看出,李玩并不厌恶这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即便在她意识到这个幼弟会分走父爱,分走爷爷奶奶的关心之后,她仍对他心怀善意。

或许,我们应当承认二胎会在一定程度上伤害父女之间的感情,但倘若父亲能够采用商量的方式,尊重孩子的意见,征求孩子的同意,起码能将这种父女隔阂降到最低。

家庭聚会中的黯然失落,散步之前的为难推辞,弟弟无理取闹时的冷眼旁观,被旋转门隔绝在外的迟疑无措……影片用无数的细节证明了这个十三岁的少女,从内心真实地将自己看成了这个家庭的“多余人”,这种隔阂将她捆缚着,于是她变得顺从懂事,变得委曲求全,变得忐忑不安,变得心口不一。

这就是欺瞒的代价。

 

同样的,在教育儿子的方式上,这位父亲又故技重施。

在公园没玩儿够的儿子被父母带去应酬的酒席,儿子睡醒第一件事便是哭闹,于是父亲脱口而出:吃完饭再去公园。作为旁观者的李玩心里明白,这不过是父亲信口胡诌的一句戏言,暂且安抚哭闹的弟弟罢了。

然而他却如此自然熟练,可见这是他惯常使用的教育方式。

李玩默默地跟在身后,指正道:不应该用一个谎言弥补另一个谎言,但她却立即遭到了父亲的制止与斥责。他丝毫意识不到欺骗对孩子内心的伤害。

电影会放大很多教育过程之中被我们忽略的细枝末节,透过画面,它传达出这种行为对孩子的伤害之大,甚至可能留下一生的后遗症。有时候,我们或许可以这样看待亲子关系,当父母透支了他的信用,子女便再也不可能从他们身上得到安全感。

欺瞒不可能解决问题,坦诚才是钥匙。

 

“尊重”

弹幕上有很多人发问:她爷爷奶奶对她还不够好吗?还要好到什么程度?他爸对她还不够好吗?有了弟弟,为了照顾她情绪都没敢跟她说。

想必这也是曾使无数家长内心困惑的问题:我对孩子还不够好吗?还要怎么好呢?

    我常常想,我们对于成长环境的诉求究竟是什么呢?思来想去,也无过乎爱与尊重。有无数的人曾经提出过,无论多小的孩子,当她有了自我意识,你一定要把她当成一个独立意义的人来看待,而绝不再是一个无知孩童。这同时就意味着家长的权威不再全然适用了,你必须尝试着开始以理服人。

但我见过无数的家长,甚至直到孩子成家立业,依然在采取着权威教育。

李庆明也曾经提出过一种公民教育,其实所有的教育都适用,他说:“我慢慢意识到,有一种比爱更基本的教育,就是尊重的教育、人格平等的教育……最底线的东西,都是不要伤害。”

十三岁的李玩,和无数的中国孩子一样,她并没有从父亲身上得到这最基本的教育诉求——尊重。曾几何时,“在父母眼里,你永远都是个孩子”这句话,在我们看来洋溢着血浓于水的亲情,此刻看来,它却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在父母眼里,在爱的名义下,你很可能永远无法作为一个真正的人独立地活着。

你可能永远无法获得父母的尊重。

 

李玩想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物理小组,父亲一定要其选择她弱势的英语,百般劝说无果,父亲直接拿出了作为家长的威严:改了!改了!改了!

——这是威逼。

父亲知道李玩为物理小组的事情委屈气愤,立刻小跑着穿越学生的潮流诉说着自己的不容易,并且试探着:李玩,李玩,给你点钱嘛。

——这是利诱。

威逼利诱都无法哄得女儿欢心之后,父亲和继母又在没有征求她同意之下,自说自话地买了一只爱因斯坦送了过来。

——这是投其所好。

李玩的弟弟降生,奶奶说了一句:李玩还不知道吧,并提议等李玩高兴了再和她说,但她爸爸说了一句:高兴啥,娃们家,哄哄就好了。

——这是哄。

李玩出去找狗时推了来寻她的长辈,爷爷倒在地上也没有指责李玩一句,依然对其好言相劝。爷爷腿受伤了坐在沙发上,也依然勒令父亲不能打不能骂。李玩赌气摔门,奶奶则熟练地:风刮的,风刮的。

——这是纵。

李玩找不到爱因斯坦,茶饭不思,哭闹不休,一定要将其寻回。大人们全都愁眉不展,无计可施。继母最是“聪明”,买了一只一模一样的狗送了来,于是所有人都指狗为“爱因斯坦”,顺便还指责她的不懂事。

——这是骗。

这些其实都是成人世界的游戏规则。

 

“你们不是方法多得很吗?现在黔驴技穷了?”

这是李玩对这些游戏规则的反抗。

 

影片的开头就为我们展示了一个集合了诸多牛鬼蛇神的李玩的世界,我们或许可以再问一个问题:他们爱李玩吗?

显而易见,当然爱,太爱了。

必须承认,爱让距离感加剧是确有其事。

其实我们会发现自己也常常被这铺天盖地的爱淹没着欺骗着,这种爱使双方都陷入了一种困窘甚至对立的状态,它压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因为在爱之前,还有一个基本的教育——尊重。没有尊重与理解的爱,就往往会堕入歧途。

十三岁的女孩儿需要什么呢?简明、直白、真挚、不加雕饰、平等的爱。    

 

影片中最让我意识到尊重的重要性还是在酒桌上。

当李玩多次向父亲表明他应该遵循在九点之前带她去看科技展览的约定时,父亲再三推却,还笑着说了这样一句话:“你说,人的事还没弄明白了,还往天上看。”这话一出,李玩立即听到了在场所有人嘲讽般的哄堂大笑。而当她说自己最爱的书是《时间简史》的时候,又立刻遭到了父亲的顶头上司毫无逻辑的批评教育。

此时,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少年的尊严与梦想被这群大人踩在脚底下肆意践踏。他们不以为意,他们指手画脚,他们还要讽刺挖苦。

试问,在往后的人生里,李玩还会将小心呵护在手心上的梦想拿出来和家长分享吗?她甚至都得不到尊重。

    一切看似无来由的对抗,皆因尊重的缺位。

 

   “妥协”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在满足了基本的生理与安全需要之后,便会转向爱与尊重等更高层次的需要。但人生要何其有幸,才能一帆风顺地求则能有所得。

现实常常是,我们发现所有的青少年似乎都在重复着一条相似的成长之路:当这些需要的诉求沟通无果时,紧接而来的就是对抗,而对抗无果之后,便选择妥协,而这种妥协很可能化为缄默。

私以为妥协远比对抗更伤害感情。妥协多了,就会产生无法弥补的隔阂,并且它将贯穿一生。

每一次妥协,就如同亲情的千里长堤上布满的密密麻麻的蚁穴,它悄无声息地蚕食着父母子女之间的爱与信任,并且在孩子长大之后便会显现出其无穷的后遗症。尽管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会变得越来越沉默,也会越来越懂得迎合这个培养顺民的世界——这大概就是我们特色的“懂事”教育。

人们对孤独的诉求会急剧增加——不再对抗,但也拒绝沟通。

什么是“懂事教育”呢?——认真读书,名列前茅,迎合长辈,什么年纪做什么事,成为一个合格的顺民。

 

李玩妥协了吗?我想聊两个片段。

 

第一个是李玩和高放的相处。

李玩在爱因斯坦丢了之后曾对高放说过这样一段话:“在这个宇宙之外,一定还有无数个同样的宇宙,包含我们所有可能性的集合,这样,我们没有完成的事儿,就会在某个宇宙里被完成,错误的选择也会被更正。”

我想,这或许是她的自我开解——爱因斯坦或许会在另一个平行宇宙里得到更好的照顾,不用面对流浪的命运,甚至会找到一个“正确”的主人。

但熟谙这个世界生存法门的高放并没有明白李玩的忧心与释然,劝解了一番之后说了这样一句话:“以后这种事儿还多着呢。”

后来,当“爱因斯坦”被父亲送走之后,她在高放那儿寻求安慰,喝得烂醉如泥,父亲怒气冲冲地指责她喝酒,李玩一句反问使父亲哑口无言。后来,她问高放:“你见过真正的大人吗?”

真正的大人,熟练地运用着伪善法则。

演讲之后,高放赞扬李玩的演讲,她客气地道了一声谢谢;

高放向李玩示爱,李玩回以一句:“这样的事儿,以后还多着呢。”

——从倾诉宽慰到生疏无言,不过区区数月光景。

 

第二个是李玩和父亲的相处。

李玩英语考了95分的时候,她兴致冲冲地打电话给爸爸,嘴角都高扬着笑:“嗯,是95分,老师说是全年级最高分。”父亲来接她,她坐在车里看着自己的父亲,眉宇之间都是神采飞扬的少年的骄傲,她甚至还撒娇让爸爸唱着自己那个年代的歌曲。

但是当李玩拿了物理竞赛全省第一,她甚至都懒得通知自己的父亲,还是爷爷发现了奖状才给她爸爸打电话。父亲坐在车里撑着脑袋看着她,依然是那个为女儿骄傲的父亲,但李玩已然变得“沉着”,她脸上全无喜色,想要的奖励只是知道“爱因斯坦”的去处。

生疏礼貌的一声“谢谢”,就是李玩最大的妥协。

——从“骄傲、任性”到“沉着”“谢谢”,也没有消耗多少时光。

 

第三个是李玩与狗。

爱因斯坦丢失以后,她整夜整夜地去寻爱因斯坦,走街串巷地贴满了寻狗启示,向陌生的爱狗人士寻求帮助,在房间的窗户上写满了爱因斯坦的名字,甚至恳求父母能帮她把狗找回来。

而影片的尾声,李玩在大街上发现了爱因斯坦,只是轻描淡写的一句:“刚才那只狗,好像是爱因斯坦。”堂姐激动地上前与人分辩,她却礼貌地道歉转身,甚至担心狗认出她来。

内心深受所创,只能独自掩面。镜头转移到树影遮掩着的灰色墙上,那里还贴着她当初找狗贴的寻狗启示的残迹。

——从“哭天抢地”到“转身离去”,李玩终于“懂事”。

 

父亲长辈将李玩宠上天,又立即要求他们懂事,简直与读书时不允许谈恋爱,毕了业就要求立即结婚一样荒唐。李玩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了家长们的期许,她的妥协不仅对这个家庭,也包括对外在的世界。

这当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弟弟过生日时,全家聚集在一起给昭昭过生日,李玩退出拥挤的人群,姐姐上前来安慰她,并试图握她的手,李玩躲开了,露出一个标准的微笑;

高放递给她牛奶,李玩明知自己乳糖不耐依然没有拒绝对方的好意,喝光了所有的牛奶,还向其道谢;

李玩一直固执地不愿承认“爱因斯坦”是爱因斯坦,甚至当弟弟说“让爱因斯坦也转转”时,她还和其反驳“它不是爱因斯坦”。而当“爱因斯坦”冲弟弟狂叫,她终于上前安抚道:爱因斯坦,别怕;

酒席上,李玩乖顺地向叔叔伯伯敬酒,向端上狗肉的阿姨道谢,不给父亲的应酬添麻烦,吃掉了特意为她准备的狗肉;

……

凡此种种,皆为成长之痛。

 

我还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李玩在流浪所得知了爱因斯坦的死讯,于是父亲提议“再买一只,找个一样的”——等到父亲都懒得再骗,这种“懂事”教育其实就彻底完成了。

 

和解”

“再回首,云遮断归途,再回首,荆棘密布……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

其实,无数出生在李玩这样的家庭的孩子,她们都会在对抗与妥协中慢慢成长,她们依然能从荆棘丛中一路跌跌撞撞过来,甚至很多父母子女也会像李玩与父亲一样,在某一个瞬间互相笑望着将对峙化解。那些成长之痛都会被收敛起来,小心地隐藏在懂事明理的羽翼之下。

但生命中温暖的相视而笑,不代表那些有着狰狞面目的过去真正化作云烟,我们选择回避过往,给予一瞬间的退让与和解,只因为在相视的那一刻我们所感受到的爱,它蔽荫了生活。

毕竟被爱,是人一生之幸。

 

二、青春——“鸡零狗碎与举足轻重”

青春常备受人诟病,大约就因其幼稚、可笑,但几乎每个人都是从这样的少年时代一步步走过来,指责之外,我们或许还可以用宽容的心态,试着理解我们的青少年,毕竟指责与对抗无法解决任何问题。

每个生命降临到这个世界都是白纸一张,我们的“白纸”以后将得到怎样的教育,在于我们如何教育这些“白纸”。谁也不希望李玩的成长之痛成为一个媳妇熬成婆式的死循环,我想,谁都希望这些“白纸”能成为这个社会的一捧温暖的种子。

 

生活中所有的鸡零狗碎,都是小少年心目中的举足轻重,每一处都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物理——李玩内心深处小心呵护着的光亮,承载着她对这个世界最独特的认知与想象,她养的狗叫“爱因斯坦”,看的书是《时间简史》,英文演讲的题目是《平行宇宙》,她期望人生所有不圆满之事都能在另一个平行宇宙之中得以善终,但她的物理梦想却差点被父亲强行抹杀;

爱因斯坦——倾注着一个小少年对这个世界的爱与善意,也寄托着李玩对爱与关注的渴望。当爱因斯坦摇着尾巴扒拉在她身上时,她获得了想要的关爱。它的不慎走失,以及紧随而来的欺骗与打骂,让李玩的世界瞬间暗淡。李玩也逐渐理解到,随时可剥夺的给予,不如一开始就看作失去,所以当走失的爱因斯坦再次出现,她也不再渴望拥有;

牛奶——父亲带她去参加酒席,客人敬以牛奶,她解释自己不喝牛奶,父亲非但表现得闻所未闻,甚至还和他人一样,眼神中充满着对她幼稚行为的莫名与指责,她忽然发现为生计奔波的父亲根本不可能对她给予她所期望的关注;

蝙蝠——被打死的蝙蝠止住了同学们尖声的叫嚷,老师不在意的随手一挥,便结束了一条生命。她跑去抱着被遗弃的爱因斯坦,重新把它带回了家。狗不能为人的错误买单,她开始尝试着真正地接纳“爱因斯坦”,但最终却也没能保住。

旋转门——一家人前去参加酒席,父亲继母和弟弟说笑着先行走进了旋转门,她愣愣地站在原地,被旋转门隔远,在这个重组家庭之中,她身处其中,却又置身其外。

展览——父亲斩钉截铁地许诺带李玩去看展览,不是记错时间,就是肆意拖延,她发现自己的热爱在父亲的酒桌面前不名一文,但她没法对抗为家庭奔波的父亲,只能独自跑到展区,看着紧闭的大门,一言不发。

弟弟——童言无忌的一句“姐姐你到我家来,你到我家来,我让我爸给你买很多玩具”,分明将姐弟化为你我两个阵营,她开始在这个新家庭中战战兢兢,甚至试图用冰淇淋缓和姐弟关系,却仍遭拒绝。

鸟鸣——李玩一直以为自己听见了鸟叫,但那却只是一个喜欢口技的精神病人发出的声音。他模仿着鸟叫,模拟着飞翔,他或许渴望着自由,却被人更紧地困缚着,最终被视作精神病人送进了医院。

……

成长是脆弱易碎的琉璃瓦,瓦上依稀有泪光。

少年人的世界是有光的,每个家长都需要好好呵护。护佑一个人的成长是一件严肃认真的事,它绝不是给饭吃,给房住,给衣穿,给钱花就万事大吉。

 

三、教育——“不言之教,不教之教”

   “无打骂,非教育,那么然后呢?”

首先,从始至终都没有人认为李玩是对的,我们只是在探讨李玩错了之后我们怎样不错。

前文提到了权威教育,中国有一句古话:天下无不是之父母。我们现在一定要将这句话推翻重来。

我曾见过一个有三个孩子的原生家庭,妹妹叛逆乖张,父母的偏心让她从小对幼小的弟弟恶脸相向,对年长的姐姐麻木冷漠。她的母亲跑来向我哭诉她不疼爱弟弟,小时候打一顿就听话了,现在她会还手,只有等她父亲回来才能教育她。我问她:你骂了也打了,她爱弟弟了吗?她听话了吗?那个母亲冲我尴尬地笑:我不知道呀。

比起这个家庭,李玩还算是生在一个优渥的家庭之中。父亲在给一顿棒槌之后,还会给一根胡萝卜安抚孩子受伤的心。

但这些父母本质上是一样的——恃自以为是之爱,行独断专行之事。

 

导演在拍摄这段“胡萝卜”戏码时的镜头很有意思,以李玩为视角,镜头审慎地转向坐在沙发上的父亲,颤颤巍巍地一点一点靠近他。我们可以通过这段晃晃悠悠的镜头看到十三岁少女内心的无措与恐惧,而这种“畏惧感”真的能教会孩子成长吗?

我们再来看叛逆的李玩犯的错:不尊重家长,将狗看得比自己的亲人还重要,不顾一切非要找回丢失的狗,为了狗甚至不惜和老人顶嘴,伸手推老人。

让我们追溯到影片打骂事件的源头——爱因斯坦。

父亲不问一声,就把狗塞给她;爷爷无心之失弄丢了狗,但总想着瞒一时是一时;孙女不高兴了,孙女最大。这样充满着专制、无理、溺爱的教育方式得不到孩子的理解可以说是再正常不过了。

 

这时我们就可以发现这个家庭的教育生态了。

 

父亲对待孩子的做法基本只有两种——怒气冲冲的一顿棒槌与讨好嬉笑的一堆胡萝卜。而这来源于他的父母——父亲偶有严厉,或许就在他的成长中扮演着棒槌的角色,而溺爱成性的奶奶则是一根明晃晃的胡萝卜。

“别说娃,娃小着呢”几乎是奶奶的口头禅了。

我们太可以理解这位父亲了,或许在他漫长的成长过程之中,除了这些胡萝卜与棒槌,没有人教过他如何真正去爱。当生存的压力接踵而来时,他连应付生意场上的尔虞我诈、溜须拍马还来不及,哪有时间和精力照顾到一个孩子弱小敏感的心灵。

但毋庸置疑,这种教育生态是可怕的。

    

我一向认为教育是慈悲的,当我看到弹幕上一水儿的“这孩子就是欠打”时,几乎是让人触目惊心的。这个世界上有这么多人生存在这样恶劣的教育生态之下,他们还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不仅无法从这些现象之中反思己身,甚至还要将这种不幸施加在别人身上。

的确,李玩在衣食无忧的条件之下长大,对于很多人而言已经足够令人歆羡。可难道我们就真的止步于这种“令人歆羡”吗?

来日,当你困惑为何孩子与父母如此疏离,请一定记得:胡萝卜永远无法弥补棒槌。

 

“我们需要温和地维护孩子的不知情权”

我特别认同蔡朝阳的这个观点:我们需要温和地保护孩子的不知情权。

有太多家长喜欢把“我这么辛苦工作是为了谁”“我都是为了你好”“我把你养这么大容易吗”这些话挂在嘴边,这对孩子来说是非常残忍的。

在往后的几十年人生之中,他们将有无数的机会体验生活的困苦,家长若总是将这种生活之痛施加到青少年身上,会让他们过早地背负这个世界的艰辛,让他们卑微地瑟缩着长大,他们很难度过一个愉快的少年时光。

 

李玩的父亲也是如此。

“你爸忙得一个人连觉都没睡,一大早就让老师给叫来,你爸容易吗,你还生气。”

“你爸这样工作还不是为了这个家。”

成年人挣扎在现实世界的泥潭里时,无意中将身上的泥点子也溅到了孩子身上,这些泥点子在对她说:你不要介怀,以后你会一生在此打滚,先习惯着吧。

而那些充满伪善的饭局——那些充斥着虚假的成人游戏总是提前一脚踏入少年世界,使他们窥探到这个世界的狗屁倒灶,并向他们预警着将来可能面对的世界——满是算计、虚伪、奉承、利益。

尽管那无比真实。

而一旦他们有了思维分析的能力,他们便立刻会识破大人那些低劣可笑的教育根本站不住脚,就像父亲让李玩在酒桌上向领导敬酒以后,任何让她滴酒不沾的教育都变得荒谬绝伦,更遑论说服李玩。

我一直认可青少年教育应当为他们“遮蔽恐惧,遮蔽苦难,遮蔽生活”。但同样那不意味着将他们当成温室里的花朵一样保护起来,而是“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认知水准的孩子,以不同的方式、立场乃至强调,跟他们谈论遇见的问题。”

尽管这很难,亦如同“怀着乡愁的冲动去寻找家园,没有永恒的终点”。

 

最后,感谢《狗十三》。

我们内心那些瑟瑟不安的成长,那些无以言喻的弱小挣扎,那些渴求无果的爱与微光,终将会被人看见、表达出来,并得到认可。原来有无数人,怀揣着与自己相似的生命体验,在这个世界温和微笑地活着。

 @猎影人 

评论(29)
热度(1001)
  1. 共8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文九山 | Powered by LOFTER